內蒙古興安銀鉛冶煉有限公司簡介
一、企業成立背景:
為發揮內蒙古地礦局地質找礦和自治區資源大省優勢,響應自治區政府建設內蒙古有色金屬金屬基地和赤峰市資源就地轉化、延長產業經濟鏈、提高附加值,走地礦集團“探、采、選、冶一體化”和“做雙百億企業”的發展思路和經營目標,于2007年注冊成立,2009年9月投入試生產,至今已走過了17個年頭。
二、企業規模、資質情況:
內蒙古興安銀鉛冶煉有限公司自2009年投產以來,經過2013—2014年和2018—2019年兩次技術升級擴能改造,現已成為一個集原生鉛和再生鉛全方位生產經營,鉛總產能達到22萬噸/年規模,華北、東北地區最大的鉛冶煉企業。工藝及設備先進、能夠綜合回收鉛、銀、鋅、銅、金、銻、鉍、碲、鈀多種有色金屬、貴金屬,且具有一定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各種生產、環保、安監資質齊全。
三、機構設置:
公司下設熔煉、精煉、動力、貴金屬4個分廠和1個廢舊電池拆解分公司等5個生產單位,化驗中心1個輔助生產單位,同時設置辦公室、黨群工作部、經營管理部、紀檢室、監審部、生產技術部、財務部、原料部、銷售部、質檢部、人力資源部、安全部、環境部、物資部、后勤保障部共15個管理部室。機構設置扁平、管理高效、運行順暢。
四、人員構成:
目前職工1059人,碩士學歷3人,本科學歷87人(含非全日制本科29人),行政管理人員83人,生產管理人員53人,工程(專業)技術人員38人,中級以上職稱41人。中層以上干部平均年齡44.3歲。
五、公司主要榮譽:
2015年公司進入工信部《鉛鋅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2016年被工信部列入第三批符合銅、鉛、鋅行業規范推薦企業名單;“沐淪”牌鉛錠享譽國內,尤其是華北地區和江浙地區,為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交割)品牌。2017年10月通過“三標一體”管理體系認證,2018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綠色工廠、2019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白銀行業“誠信經營獎”、“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優秀生產企業”,2020年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先進集體、2021年被國家工信部列入第二批鉛鋅行業規范企業名單、2022年獲得由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財政廳、內蒙古國稅局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稱號。
六、企業核心競爭力:
設備精良——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側吹還原爐和貴金屬真空爐。
產能配比----原生鉛10萬噸/年---再生鉛12萬噸/年。
工藝先進——同型號底吹爐日產400噸粗鉛,國內少有。
指標穩定——回收率、冶煉成本指標優良且穩定,在國內居于領先行列。
質量優越——電鉛純度近年已達99.998%以上(國標99.994%),已成功列入核工業產品使用指定序列。
專利技術---目前擁有專利知識產權共31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
人才隊伍穩定——培養了一支完全本土化的管理及技術團隊。
環保理念超前——已完成新一輪煙氣超低排放的技術改造,實現了真正的污水零排放。
安全設施完善——持續并努力按應急管理各級部門要求改進和完善各項工作。
七、公司產品:
1#鉛錠、1#銀錠、硫酸(93#、98#、105#、試劑酸)、995金錠、次氧化鋅、冰銅、銻、鉍、鈀、碲、錫。
八、資產狀況與股比結構:
截止2022年底,公司總資產26.47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凈值7.81億元,資本金16.57億元,其中集團公司占78.88%,地勘公司占18.37%,赤勘院占1.69%,地勘十院占1.06%。全年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35次/年(考核指標為2.2次/年)。資產負債率58.86%
九、社會責任與貢獻:
公司成立以來,累計為當地上繳稅費 2.8億元,為當地1100多個居民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和家庭收入。2021年公司員工年平均收入達到9.87萬元。
十、企業文化:企業發展,文化先行。內蒙古興安銀鉛冶煉有限公司經歷了十幾年的風雨歷程,幾屆領導班子的艱苦創業為興安銀鉛公司積淀了優秀的企業文化,鑄就了獨特的企業之魂,這就是“學習、創新、敬業、廉潔、實干、誠信”,使得公司從坎坷中得以發展和壯大,這是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推動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公司堅持以誠信求生存、求發展,取信于客戶、取信于社會,建立并不斷完善以資質、品質和服務為主體的企業誠信體系。打造和完善全員創新體系,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管理創新為重點,始終保持在業內的技術領先地位。秉承環保安全理念,把公司制度貫徹始終,不斷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把公司打造成技術流程先進、產品質量一流的冶煉企業。